把冬枣变成“金蛋蛋”

2019-09-03 15:44 佚名 中国食品报网

    “独乐不如众乐,独富不如众富。”这是张全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8年前,张全喜在家乡陕西省大荔县搞起了冬枣种植,从包地建棚,到建立合作社,再到打造属于自己的冬枣品牌,一路走来,他不但把枣树种成了“摇钱树”,还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发现商机回乡创业

 

  2010年春节,已在外打拼了20多年的张全喜回到家乡和家人一起过年。他在和好友聊天时了解到,家乡近年来很多人在种植冬枣,而且有的村民给冬枣建了大棚,使冬枣提前上市,价格能卖到几十块钱一斤。

 

  这次平常的叙旧,使张全喜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凭借多年在外打拼的经验,他觉察到了冬枣种植的商机。通过向多方了解和实地考察,张全喜发现,家乡的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种植冬枣,所产的冬枣质细、皮薄、脆甜,品质上乘。几经思考,他决定放弃在大城市的事业,回家种植冬枣。

 

  2011年,张全喜在先后投入了40余万元后,在村里承包了10亩地,购买了冬枣树苗,并建起了一流材质的钢架温室大棚。他要靠这小小的冬枣发一笔大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小树苗刚刚长到10厘米左右高的时候,一场罕见的大风在一夜之间摧毁了张全喜一半的温室大棚。“当面目全非的枣园呈现在眼前时,那时的我,心都在滴血。”张全喜回忆起当初的一幕,眼中依然写满了痛惜。

 

  不过,这并没有动摇张全喜继续种植冬枣的决心。他对劫后余生的5亩地温棚冬枣悉心照料、科学管理,最终结出了香脆可口的果实,而且比其他冬枣提前半个多月上市,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这更加坚定了张全喜发展冬枣种植产业的信心。

 

  随后两年,张全喜经过不断扩种示范和改良嫁接,对冬枣的生产管理、生产特性和科学管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多次拜访县农业方面的专家,虚心请教,使得冬枣作业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规范管理提升品质

 

  致富的“金钥匙”找到了。为了实现冬枣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张全喜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先后承包了流转土地235亩,建立温室大棚15亩、双模大棚15亩、春棚205亩,于2014年成立了大荔县新禧种植家庭农场,并在大荔县工商局注册了商标。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用工量也随之增加。张全喜在农场周边地区开始招聘长工和季节性短工,长工有数十人,季节工多时有一百余人,在一定程度上为周边的农民就业增收做出了贡献。

 

  不断学习是张全喜的最大优点。他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农场的先进做法,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种植管理技术以及规范的生产流程。除此之外,为保证冬枣品质,张全喜除了加强科学管理,还注重科学种植的基础性工作。比如,全部采取巧施农家肥和有机肥的生产方法,提高地力;以纯生物制剂及无公害农药为主治理病虫害,并请专门机构鉴定冬枣农药残留,确保符合国家标准;主动聘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来测验土壤,确保土壤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等。

 

  在致力于丰产的同时,张全喜努力向有机冬枣产业发展,他想让老百姓吃到更为优质的冬枣产品。

 

  近年来,大荔县政府陆续在全国各地召开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张全喜带着他的冬枣,前后共参加了十余次,为大荔县打造特色果品基地做出了贡献。2014年11月,张全喜还应邀参加了原农业部在大荔县召开的国家冬枣标准制定会议。

 

  由于多年的用心经营,张全喜及新禧农场先后被陕西省农业厅评为“陕西省示范家庭农场”“2017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被大荔县委、县政府评为“美丽产业带头人”“冬枣种植大户”。

 

  拓展销路共同致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与乡亲们共同致富,张全喜充分发挥家庭农场的作用,于2016年8月成立大荔县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260多户农民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以新禧农场为依托,主要围绕冬枣的种植、管理和销售来为社员提供一条龙服务。按照“五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防治、统一指导、统一采摘销售,实施标准化管理来做大做强冬枣产业,增加农户收入,谋求全体社员共同利益。

 

  虽然成立了合作社,种植面积也扩大了,但销路又成了困扰张全喜的新问题。想到几年前有些农户因冬枣无销路而损失惨重的情况,张全喜坐不住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他把农场托付给家人,只身一人带着样品外出寻找销路。

 

  在吃了无数次的闭门羹后,他终于与浙江省杭州市最大的一家果品市场建立了合作关系。“一想到社员的冬枣有了销路并且能卖个好价钱,我那颗悬着的心总算能放下了。”张全喜坦言。

 

  自从张全喜回家后,隔三岔五就会有车来到农场的枣园里,都是各个公司的采购代表或者负责人。原来,张全喜外出寻找销路的时候,结识了很多公司的采购人员,他们品尝了新禧农场的冬枣后赞不绝口,并愿意购买其冬枣。

 

  经过洽谈,张全喜在2016年与鑫荣懋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供销合同;与“沃尔玛”等3家大型商超实现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的农超对接;与成都的洋华堂、麦德龙签订了产地直采合同;与天猫和京东等线上平台签订了供货合同,使大荔冬枣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旺季,合作社每天冬枣发货量达3万公斤左右,年销售冬枣300多万公斤,当地100多户村民不用再外出打工,且每月收入都在数千元。

 

    提升素质谋划目标

 

  在进行繁忙的生产、管理、营销的同时,张全喜意识到“打铁还须自身硬”,只有具备了更高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于是,张全喜在忙农活的业余时间,报名参加了“职业农民”资格的学习,从初级开始,一直到考取“高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书。

 

  同时,在大荔县政府的组织下,张全喜参加了大荔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多次学习了省、市、县各级专家关于农村、农业、农民的专题讲座,并脱产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专题学习。通过学习,张全喜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扩展了思路,提升了能力。

 

  对于以后的发展规划,张全喜正积极发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示范作用。比如,发挥家庭农场在整个农村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引领和带动更多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农村青年投身家庭农场建设,共同打造大荔冬枣产业第一品牌;严格执行标准管理,致力打造绿色无公害水果基地,从种植到采摘全程实行标准化管理,使果品在丰产的同时达到绿色健康,向绿色有机冬枣目标迈进;2019年计划流转50亩地用于新品种的培育,寻找更适合大荔气候和土壤种植的新产品,寻找比冬枣经济价值更高的产品,避免单一产业发展的弊端;进一步增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周边农户经营理念,做好示范引领,让果农意识到提高质量的重要性。随着产量的大幅增加,2019年计划新建包装厂房,对产品的分类包装进行规范管理,严格把控作业流水线,保证一流品质;建立专用冷库项目,延长冬枣的销售周期,创造更多的岗位,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